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70年来,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从“站起来”到“强起来”,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恢弘篇章。祖国的巨变日新月异,改革与创新已深入人心。我作为山西金沙融资再担保公司中的一员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业务部的故事。
“朱渊博!你咋又把垃圾直接扔进桶里了!”
“我又扔了?”(无辜而又害怕状)
“不是告你扔垃圾前先套袋子?”
“知道了知道了,我这不是还没顾上。”(嬉皮笑脸状)
上文所说的朱渊博,人称朱哥。嘴角的笑容透露着他的乐观,稀疏的头发掩盖不了他的智慧。即使送我回家,朱哥也能一边开车、一边刷着视频。我真希望交警能够拦下他,这样我便能徒步回家。然而向来从容淡定的朱哥却让我见到了他慌忙的样子:那是一个周末,我来单位正好遇见了朱哥。他顾不上锁门,也顾不上和我打招呼,小跑着进了电梯,隐约间还能听到朱哥的嘱咐:“帮我锁一下门”。我不知道朱哥是因为私事,还是公事。
周一,阴天,业务部同仁们还在继续奔波劳碌,只是我的困惑依然存在。从别人的口中我才得知,上周五下班后,业务部突然接到任务,要求周一出报告,领导考虑再三把活交给了朱哥和成成哥,两人赶在周一前完成了任务,最后同事还补了一句:“业务部加班很正常”。这让我一个新入职的员工真感到“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”。我脑中浮现出朱哥伟岸的形象,下意识地抓了抓头发,在心里思索着朱哥究竟是图什么。
为了能搞明白,我没事就往朱哥办公室里转一转。这一转,我又有了新发现:朱哥旁边坐着李玥姐,李玥姐的电脑桌面上布满了各种工作表格,如此繁多而杂乱的文件看着我都头疼,李玥姐又是如何剥茧抽丝,找到“工作中的真谛呢”?
还没等我一探究竟,七月公司年中总结来了,面对领导的检查与其他部门的筛查,新来的我悄悄地坐在了最后一排,而李玥姐坐在最前面,对业务部的数据及台账则了如指掌,对答如流。她是业务部的内勤,一个试图用刘海挡住脑门的人物。
由于我写字比较多,经常会去领笔,每次领笔见到李玥姐都是战战兢兢。
“刘丹阳你吃笔呢?刚领了又领!”
“肚子里有墨水,脑子里有思想。”(嬉皮笑脸状)
“以后自己买笔!”
“知道了玥姐!嘿嘿!”
与之相对应的是,由于我只身来到临汾,李玥姐在生活上的帮助可从不抠门。我想,在生活中,玥姐不光是个持家的贤内助,应该也和我一样是个性情中人。
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也有令她头疼的事情——学习。
家里有个娃,工作还不敢马虎,这让玥姐忘记了复习。考前一个月才开始复习的她满脸都是愁容。
相比较而言,业务部还有两位人物——李海宝和王俊庆,这两位“绝代双骄”从我实习前就开始了复习。他俩不仅准备了五、六个月,每天中午还要学到一点半,晚上八、九点还在复习。临走的时候两人还要互相考一考,这让我这个新员工一次又一次发现肚里的墨水还是不够。
随着接触的不断地深入,业务部的故事还在继续,我的困惑变得不再重要了。我和他们一样,只是一个普通人,至少我是这么认为。我只是个普通的记录者,记录着普通的故事。